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教育電視臺、廊坊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學生管理與就業創業工作研究分會、北京廣慧金通教育集團承辦的首屆大學生就業促進大會于7 月 17 日在廊坊市國安第一城盛大召開。大會以 “ 發揮產教融合作用,搭建就業促進平臺 ” 為主題,深入探討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拓寬供需對接的渠道和策略,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來自教育部、省教育廳、政府領導、高校學者、企業代表等 800 余人共同參會, 12 名專家發表致辭及主題演講。本期,我們將推送來自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姜恩來在大會中的演講。后續,還會陸續推出其余 10 名代表的發言內容,請大家持續關注。
姜恩來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
尊敬的杜玉波部長,尊敬的張大良副會長、吳愛華副司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好!很高興與大家共同參加首屆大學生就業促進大會,受玉波會長委托,我謹代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向大會的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參加大會的各位來賓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保障工作,強調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大學生群體的關心關愛和對就業工作的高度重視。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需要全社會以實際行動推動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國內外環境復雜多變,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加大,2023 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 1158 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就業擴容提質面臨較大的壓力。今天,來自政府、高校、企業界的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共同圍繞發揮產教融合發展、搭建就業促進平臺這個主題,展開研討與交流,可謂恰逢其時,很有意義。借此機會,我與大家分享三點思考:
一、要以引領育人的就業平臺,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當前,我國已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數字經濟、雙創領域巨大發展潛力,新的就業增長點不斷涌現,要把就業指導深度融入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教學大綱和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各個環節。教育引導廣大高校畢業生主動融入祖國建設的各個領域,要聚焦經濟社會發展轉型,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評價制度改革,調整優化適合專業體系,打造服務國家需求為支撐的人才培養體系,提升高校人才培養與用人單位需求之間的匹配度。
二、要以精準高校的就業平臺,保障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就業保障精準以保,關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成效,高校和社會組織要廣泛深入參與就業服務,多發布一些急需崗位信息,多開辟一些專項招聘渠道,多舉辦一些特色招聘活動,提高求職招聘的精度、準度和效率,降低供需雙方的匹配成本。根據不同畢業生自身條件和職業需求,要構建精準識別、精細分類、專業指導的服務模式。尤其對脫貧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較長時間未就業的畢業生等重點群體,提供專業就業服務,加強就業兜底幫扶力度,努力讓每一個高校畢業生享有公益性、個性化、專業化的就業服務。
三、要以素質智能的就業平臺,服務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
數字化就業平臺,突破地理空間限制,破解了就業信息不對稱的老問題,使天南海北的高校畢業生能夠快速掌握一手就業信息,隨著數字技術迅猛發展,大量數字化平臺的不斷涌現,對就業服務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進一步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數字化、智能化能力,加快數字化、智能化就業平臺建設,建立就業信息共享系統,逐步實現全區域甚至全國就業信息的連通化,讓更多的高校畢業生能夠在不同的地方實現就業信息資源共享。要充分應用5G 、 AI 、大數據等技術,以平臺海量的用戶畫像數據、行為數據為基礎,構建就業數據標簽,實現簡歷、崗位智能篩選,向求職者和用人單位雙向推送。
各位領導、各位朋友,解決好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問題,既關心實現個人價值和家庭幸福,更關乎國家長遠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衷心期盼參加大會的各位專家學者,圍繞大會主題進行充分的研討,為促進高校就業出謀劃策,獻計出力,中國高等教育協會也將在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上作出更多的努力和嘗試,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在此,我也誠摯邀請大家經常到學會交流指導和作客。
上一篇:很抱歉沒有了
下一篇:
下一篇:很抱歉沒有了